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

食物、戰爭、明愛在2015米蘭世博

國際明愛通訊專員Michelle Hough  2015/09/29

張佩英譯

明愛希望你們想一想幾個有關「食物」的問題:它從哪裡來的;如何確保人人都能得到足夠的食物,且品質可靠;食物能怎樣把大家結合在一起,它在每個人生活中扮演的基本角色又是什麼?

約兩年前,教宗方濟各幫助明愛展開「人類大家庭‧人人有食物」的運動。這個運動以一波又一波的祈禱橫跨全球,鼓舞了各地的明愛組織呼籲它們的政府維護人民有飯吃的權利。巴拿馬明愛還為此創作了一首歌曲。

作為該運動的一部份,明愛出席了在米蘭舉辦的2015世界博覽會(2015511031)。今年世博的主題是:「滋養大地,蒼澤眾生」。

最近我曾到米蘭,義大利明愛在那發表一篇《食物戰爭-被遺忘的衝突的第五個報告》的研究報告。

來自世界各地的明愛代表齊聚一堂
義大利明愛副主任Paolo Beccegato先生報告時表示:「飢餓不一定會釀成戰爭,不過貧窮一定會。」

報告宣稱:「一個少挨餓的社會就比較堅強,不容易暴露在戰爭的危機中。而戰爭會破壞資源,使生活的品質和生產體系惡化。」Paolo以敘利亞為例,內戰第一年(2011-2012)該國的糧食生產差不多只有原來的一半。

明愛處理的種種問題來分析,它的影響其實更深更廣。戰爭帶來貧窮,貧窮帶來飢餓,飢餓使人民逃離家園。

接著是義大利Famiglia Cristiana週刊的主編Antonio Sciortino先生談論目前發生在歐洲的前所未見的難民潮。他表示在刺激世人的良心,痛思逃避戰爭、獨裁統治和貧窮的苦難人民一事上,媒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;而我們作為讀者的則有一個重要的任務,就是把獲得的資訊和畫面,傳揚開來。他又說,我們中最近看了溺死在土耳其海灘的敘利亞小男孩亞倫(AYLAN)的照片的,就要自問:他怎會落得這樣下場?亞倫正隨家人逃避家鄉的戰火,不幸溺死途中。

在第二天反省食物與戰爭議題時,我的同事,國際明愛人道組主任Susanna Tkalec,為明愛在全世界的緊急救難工作和解決長期需要上,作了一個很美的註解。她套用《被遺忘的衝突》的報告,說:「即使在被遺忘的衝突中,明愛常常臨在。」

在世博,明愛有一個展示館。我們在館內向來自世界各地的群眾展示有關飢餓與貧窮的種種。


明愛在世博的出現,讓更多人覺知,在這個物質豐富的世界上,有超過八億人沒有足夠的食糧。Simone Stefanelli明愛製作了相關照片。

食物與戰爭這個議題,在Wolf Vostell的裝置藝術裡有非常精巧的呈現。明愛為了這次會展,特別借來這件藝術品,放置在明愛展示館的正中央。這件1937年完成、使人迷惑的藝術品,是一部被打扁的卡迪拉克豪華房車,裡面堆了機關槍,外面被報紙包著的麵包圍繞著。大家認為這是對消費主義與資源分配間爭奪的批判。

明愛對是否參展為期六個月的世博經過長久且艱苦的辯論。不管怎樣,我們還是決定要為糧食與飢餓的議題做出貢獻;提升世人必須分享的認知,知道在這個物質豐富的世界上,有超過八億人沒有足夠的食糧。

安比洛斯納明愛(Caritas Ambrosiana)負責佈置明愛展場,並監督我們在世博的展出。我請教負責展場的同事Sergio Malacrida:觀眾的反應如何?

他告訴我,有八個中國孩子隨同家人來看了本館,第二天他們又來了,且每人各投了50歐元到捐獻箱內。一位父親解釋說:看了展示後,孩子們非常震撼,決定禁食把餐費省下來,捐給明愛

其中一個孩子補充說:「這是給窮人買食物的!」

沒有留言: